从逻辑严密性上讲,永远不要下极致的全称判断。语法学角度,比较级也远比最高级要靠谱些。没有“最X”只有“更X”。
中国食品网讯从逻辑严密性上讲,永远不要下极致的全称判断。语法学角度,比较级也远比最高级要靠谱些。没有“最X”只有“更X”。
当然,以上几句几乎是悖论,因为都是看似武断的冠以“永远”开头的全知视角。但这主要是为了以身试法,引出下面这个例证——日前,一个很扯眼的新闻标题是“院士:当前已是历史上中国食品最安全阶段”(7月9日中新社)。
其实,原标题是“中国食药监总局副局长:食品添加剂不是‘猛虎’”。以食药监总局身份,说这话是比较切合职务形象的。而且这就是一个地方关于食品安全主题的官方论坛上的嘉宾发言,新闻报道也都是官方通稿式,这里的“院”是中国工程学院。而通览全文,篇幅本就只短短几百字,而被各大媒体转载时皆醒目标示出的这位院士发言,竟就是全文中提及他的全部几十个字的最核心一句。
是被媒体断章取义、“标题党”了么?似乎也不是,因必须结合下面这个现实大背景来看。一个地方上的由食药监总局领导出席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专题会,你能想象到会议大概议题会围绕什么进行。就如这位领导所言,应该主要是科普宣传性质的。即提到食品添加剂,不要过度恐慌,要理性看待。所谓双刃剑,没它不行,过量过滥也会造成失控。关键是度的把握,而这个安全的度的衡量尺,正是握在食药监、质检等专司质量把控的公职部门手中。
只有科普及时,民众不谈添加剂而色变,同时风险把控强效有力,不留监管漏洞,不致质量检测的链条式溃败,那么食品安全的公共焦虑才会逐渐消弭。此前在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中积攒起的可能稍有夸大的恐慌心理,也会在公职部门联手筑建起的食品安全大堤前日益消散。
可这都是理论上的,现实是,食品安全监测监管和国标,并没有如官方许诺得那么可信。也许是囿于信息不对称,但不管如何,民众不会全知全能,不是个个都必须修炼一身生物化学或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属鉴定技能,才能判定入口食物是否可靠。他们只会根据个人感观,根据自身阅读经验,而一起恶劣的如三聚氰胺、苏丹红、瘦肉精、膨大剂、化学激素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极端影响,就会让人形成添加剂不安全的固化印象。
这当然不能怪民众惯性质疑、非理性的盲目从众,作为食品监管的公职部门倒是最需检讨反省为何自己工作严重失误,没能把控住明显或潜在的风险,造成失职失信的公共信任危机。正是这个大的背景下,就不难理解从类似通讯社官方通稿,到新闻门户眼睛“最毒”编辑,为何均将这看似表态的正确废话着重提出了。
院士表态,食品监管越来越严,所以目前已是食品最安全时段。从短短数百字新闻后的数万跟帖看,网友似乎并不认同专家这个“极致全称判断”。此前“专家污名化”正是因为这类与民众观感截然相反的表态太多导致的,这次似乎权威性专业度比一般专家更专的“院士”也出此言,让网民纷纷搜索发言院士的资历背景。发现他其实主要先是中粮的身份,此后才是去年才新增的院士头衔。
于是其发言是否有利益关联,就被纷纷质疑了。虽然他随后也圆了一句,食品安全标准在不断升级,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。但还是没能挽回那个“最安全时段”惹来的非议。哪怕民众都是“科盲”,应该也愿意相信国标会随着民意逐渐严格起来——哪怕此前乳企的国标还曾曝出有倒退几十年的尴尬——但问题不在于“最严国标”严苛与否,关键是施行中执法现状。到底是严在纸上,还是落实到位,才是安全与否核心。真要下个武断定论,恐不能以院士所言书面标准来,而只能说执法最严时段,才会是最贴近国标理论上的食品最安全阶段。这才是不打折扣的现实逻辑。